秋季已經悄悄來臨,天氣就慢慢轉涼,所以此時飲用些溫暖茶便可以達到祛濕寒作用,比如紅茶就是不錯的選擇,它茶性溫熱、茶香高揚清勁、茶湯香甜飽滿,具有較好的驅寒暖胃功效。如果是體質燥熱容易上火的人士,可加入菊花等能清熱降火、性質偏寒的花草茶,調和到性質溫熱紅茶中飲用。如此既能降低菊花的寒性,又能中和紅茶的熱性。當然還有很多祛寒養顏的茶,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學習下哪些茶能夠祛寒補身?

1、枸杞紅棗茶補身
紅棗有增強體能、加強肌力的功效。其含有環磷酸腺苷,能擴張冠狀動脈,增強心肌收縮力,且含有山楂酸等成分,有抑制癌癥的效果。紅棗含糖量高,產生熱量大而且枸杞具有補血養顏功效,因此這款茶特別適合濕寒體質人飲用。
調制:以沸水沖泡,每日作茶飲。
功效:健脾和胃,養肝補血,益氣生津。一般人均可服用,尤其適合婦女及消化功能不好的人。
2、普洱茶
普洱茶屬于茶性比較溫和,對消化道,尤其是胃部有問題的,有養胃、護胃的作用,尤其是女孩子可能會經常出現手腳冰冷,對體寒的這部分人群特別地適合。另外對慢性病患者有一定的效果,普洱茶能夠引起血管舒張,使血壓有一定的下降,降低心率,對高血壓、動脈硬化的患者有輔助治療的作用。
做法:用3克熟普洱茶,適量的蜂蜜。普洱茶放入杯中,用滾水沖泡;等到茶湯冷卻至50-60℃的時候根據個人口味調入適量蜂蜜。普洱和蜂蜜都兼有排毒清腸作用,熟普洱溫和的茶性和養護的作用可與蜂蜜對寒性腸胃的刺激相抵消,長期飲用的話還可以預防感冒。
3、桂花茶
中醫認為,桂花有很好的藥用價值。古人說桂為百藥之長,所以用桂花釀制的酒能達到“飲之壽千歲”的功效。桂花性溫、味辛,入肺、大腸經,煎湯、泡茶或浸酒內服,有溫中散寒、暖胃止痛、化痰散淤的作用,對食欲不振、痰飲咳喘、痔瘡、痢疾、經閉腹痛有一定療效。很多胃病患者到了冬季就會出現冷痛的感覺,這個時候喝點桂花茶,就能夠很好的緩解癥狀。
做法:秋季在桂花含苞未采收花朵,將花朵洗干凈后陰干,然后密封保存。可加入茶葉中泡茶飲用,飲用時,大約使用七到十個花朵,再加入適量的紅茶、紅糖后,以熱開水沖泡即可。
4、紅糖姜茶
姜茶是一種飲品,用茶葉少許,生姜幾片去皮水煎,加紅糖,飯后飲服。可發汗解表,溫肺止咳,對流感、傷寒、咳嗽等療效顯著。受寒腹痛、月經來時易感冒的人,也可用紅糖姜湯祛寒。對老年體弱,特別是大病初愈的人,紅糖亦有極佳的療虛進補作用,老人適量吃些紅糖還能散瘀活血,利腸通便,緩肝明目。
想象一下,如果在濕寒的南方里,要是泡上一壺熱騰騰的祛寒茶,休憩時喝上一杯,那是一件多么享受的事呀。